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本文首发于“世界说”微信公号(微信ID:globusnews)

奥巴马在宣布控枪行政令时,因说到桑迪胡克枪案中被杀的一年级小学生,哽咽落泪。枪支暴力的血泪与神圣的第二修正案保障的拥枪权,在美国民众心中造成的极端情感,令理性节制的控枪讨论十分罕见。在宣布控枪行政令两天后,奥巴马参加了CNN主办的黄金时段节目,这个节目采取了美国常见的民选官员回应社区民众关切的“市政厅会议”形式,奥巴马直面反对控枪的普通公民,并向全美观众介绍他的行政令。当晚240万人观看了这个节目。

△1月8日晚,奥巴马在乔治梅森大学举行市政厅会议

当晚与奥巴马交流的,有电影《美国狙击手》原型克里斯凯尔的遗孀、曾经遭遇强暴现在随身带枪自卫的年轻母亲、认为背景调查并不会阻止犯罪的亚利桑那警长、全美枪支零售协会的代表。支持奥巴马的有:曾为众多因枪战死亡的孩子主持过葬礼的芝加哥牧师、亚利桑那图桑枪案中受伤的前国会众议员吉福兹和她的丈夫、哥哥死于枪案的芝加哥非裔少年和女儿死于枪案的非裔母亲。离会场几个街区,就是美国最强大的拥枪游说组织,全美步枪协会NRA的总部,这个将奥巴马视为眼中钉的机构,拒绝参与对话。

这场克制礼貌的市政厅会议,背后却是美国社会在枪支问题上的尖锐矛盾。奥巴马推出的控枪行政令聚焦在扩大背景审核这一问题,虽然各家民调都显示,全美大多数人,包括拥有枪支的人士都支持扩大背景调查,让危险的人不能拿到枪,但宪法第二修正案强大的社会影响、全美步枪协会NRA的阴谋论宣传、美国联邦与州分权的制度造成的障碍,都是让这个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。

早在60年代,经历了肯尼迪遇刺、马丁路德金遭暗杀等震惊全美的枪案之后,民主党总统林登·约翰逊在1968年推动联邦控枪立法,规定禁止重罪犯、吸毒分子、有精神疾病等危险人物购买枪支。但是直到1993年,克林顿签署以前白宫发言人布雷迪命名的控枪法案(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),联邦背景调查制度才真正确立。该法案得到了跨党派的支持。前总统里根也为这个背景调查法案背书。

△1993年,克林顿签署以前布雷迪控枪法案(布雷迪,前排左一)

△1981年,里根遇刺时,布雷迪(穿浅色西装倒地者)头部中枪,最终瘫痪且口齿不清,但他和他的妻子成为美国重要的控枪倡导人士。

根据布雷迪控枪法案,第一阶段要求手枪销售需有5天等待期,第二阶段是1998年建立全国即时罪案稽查系统(National Instant Criminal Check System,NICS),拥有联邦火器许可证(FFL)的卖家在枪支交易时,要把购枪者的资料告诉管理NICS系统的联邦调查局(FBI),以便对购枪者进行调查,确保买家不在法律规定的禁止买枪的人群类别中。

当年NRA的游说未能阻止该法案,但成功将原先的5天等待期,变成了用电脑数据库即时查验,因为购枪常常是一种冲动行为,等待期会影响购买行为。而另外一项NRA支持的修正案规定,业主需要等待3个工作日,如果FBI没有在此期间要求业主拒绝授枪,这个交易可以继续进行。这个规定也被称为是“默认进行漏洞”(default proceed loophole)。

据“减少枪支暴力法律中心”整理的数据,在大部分情况下,FBI通过NICCS系统,可以迅速判断90%到92%的购枪者是否可以买枪,但剩下的一些人则需要FBI和旗下的烟酒火器局(AFT)的调查员或州级联系处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核查。虽然这一部分人群比例不大,但基数很大。由于联邦拨款、雇员数量不够,在调查量大,或者系统崩溃等情况下,就很容易造成漏网之鱼,一些购枪者就变成了潜在社会治安的威胁。(去年震惊美国的南卡教堂枪案中,枪手Dylann Roof就是利用这个漏洞得到枪)

布雷迪法案通过后,NRA的破坏行动也并没停止。NRA不仅加强立法游说,也支持了数个挑战这个法案的诉讼。NRA支持的普林茨诉合众国案(Printz v. United States)中,1997年,最高法院判决称,要求州及地方按照联邦法律施行背景调查,违反宪法第十修正案所保护的州权。

在此判决的影响下,各州有权利选择是否与联邦合作。美国对于个人隐私非常重视,联邦各部门与州的数据系统并不完全共享,尤其是涉及到精神健康类的信息,数据共享仍存在一定法律壁垒。目前全美有36个州完全依赖NICS这个联邦系统。剩下的几个州,有的使用自己的州内系统,有的则是两种系统并行,这意味着这些州级政府中有指定联络处(Point-of-Contact,POC)来作为联邦在当地的代表,施行具体的调查工作。

△全美NICS与POC制度分布图,来源FBI官网

另外一个“枪展漏洞”(Gun Show Loophole)也部分源于联邦与州分权制度。因为美国极其重视私人财产权和宪法修正案保障的拥枪权利,要在全美推行对枪支注册、交易进行监管的话,控枪法案一定会遇阻,当年布雷迪控枪法只规定了拥有联邦FFL认证的卖家需要对买家进行背景调查,如果是私人之间的枪支交易,并不需要背景调查。1986年,NRA的会员,总统里根签署《枪械拥有者保护法》放宽了对某些枪支销售的限制,也给联邦对私枪销售的调查制造了不少障碍,枪展漏洞进一步扩大。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,现在网络购枪也逐渐增多,这也成为了一个监管漏洞。

奥巴马此次的行政令,并不能完全补上这些漏洞,因为这需要国会立法,但他主要是利用自己的行政权力,让联邦相关部门做出相应改变,来让这些漏洞“变小”,让潜在的坏人更难买到枪。行政令的内容就包括了四个重要部分:扩大背景调查、加强枪支法案执行确保公共治安、增加精神疾病治疗和记录、开发更安全、新型的枪支技术。

在背景调查方面就包括了:要求ATF盯紧私枪交易,如果交易的数量和频率符合规定,必须让卖家申请联邦许可证接受管制,否则卖家将面临联邦控罪;FBI、ATF新增雇员,加快背景调查速度和能力;加强州级和联邦机构之间的合作沟通。白宫称,目前各州数据库大约70%是联邦机构可获得的,司法部继续与各州沟通,减少相关法律法规壁垒,鼓励各州与联邦加强数据贡献,让联邦可以查阅所有的罪犯相关记录。

但扩大背景调查,这样符合常识的变革,仍被NRA等游说团体刻画成了一个巨大的阴谋论。在场的枪支零售协会的代表就质问奥巴马:你之前多次表态支持澳大利亚的禁枪控枪法规,这次背景调查,难道不是下一次更大规模的禁枪的序曲?

NRA等拥枪组织阻挠背景调查,无疑有着经济利益的考量,关闭这些漏洞将极大影响枪支的销量,他们利用每次大规模枪案发生后人们对于自己与家人安全的担心,也成功利用了美国文化DNA中对于暴政的恐惧和抗拒心理,通过广告和各式宣传高喊“奥巴马要抢走我们的枪”。除了影响旗下的500万会员之外,财大气粗的NRA也鼓动会员影响选举,用自家的超委会猛烈攻击要求控枪的议员们,令不少议员迫于竞选压力而不敢发声支持控枪。

奥巴马对于这种阴谋论也很是无奈:“我都任期最后一年了,怎么可能还会筹谋这么大的计划!”当晚他分享了与米歇尔在爱荷华州竞选时,看到农场离警察局很远,周围又很荒芜,特别理解为什么这些地方的人都愿意持枪,他也讲述自己在当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时,也见过州内一些地方打猎盛行。他认同第二修正案,但认为只有缩小甚至是关闭这些枪支管制系统的漏洞,才能有效防范枪支犯罪,减少枪支暴力。

此次,作为跛脚鸭总统的他,再度挑起控枪这一争议议题,并公开在自由派舆论阵地纽约时报上发文,不会为反对控枪改革的总统参选人背书、投票,自然是希望让控枪成为大选辩论的关注点。但目前控枪议题民意两极化实在是太严重,多数政客们在大选年为了吸引选民,都会频繁制造“政治噪声”。这无疑也将令修补控枪系统漏洞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。
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庄巧祎

庄巧祎

35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财新世界说专员

文章